沁阳市山王庄镇赵庄村儿童之家,“全国最美儿童主任”孙金艳正在教留守儿童跳舞。张文博 曹武 摄
郑州市心怡路社区的社工在搬运救助物资。冉晓旭 摄
沈丘县巡察、城管等部门组织爱心人士为沈丘高铁北站附近的环卫工人赠送爱心棉大衣。王向灵 赵帅摄
近日,郑州市启动“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图为金水区志愿者将蔬菜包等物资送到困难群众手中,全力保障困难群众温暖过冬。王向前 冉晓旭 摄
□本报记者 王向前
风贴着脸,寒钻进身。
11月28日,今冬以来我省最强寒潮伴随大风如约而至,全省气温自北向南大幅度下降。
疫情防控时,天寒地冻中,全省的特殊困难群体令人牵挂。他们吃得好吗?穿得暖吗?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常吗?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党政部门迅速部署安排,社会各界立马筹资行动。
一场关心温暖特殊困难群众的爱之协奏曲,正在中原大地奏响。
这份温暖,有省委、省政府的深深牵挂。
河南人口数量多,基数大,兜底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义不容辞。
日前,省委组织召开“关爱你我他(她)温暖千万家”行动动员部署会,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范围内集中开展“关爱你我他(她)温暖千万家”行动,动员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主动开展关爱帮扶救助工作。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疫情期间困难和特殊群体关心关爱工作的通知》,通过采取建立完善低收入人口数据共享长效机制、重残、重病人员可依规单独纳入低保范围、支持救助保护机构做好临时监护等八项措施,切实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这份温暖,有职能部门的责任担当。
特殊时期,民生保障需要“非常守护”。为了及时、高效救助困难群众,我省要求各地和职能部门对遭遇重大困难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群众,采取“一事一议”方式进行救助。对此,省民政厅有关负责人说,我省对特殊情况下困难群众的救助模式打破了户籍地和居住地申请的限制,改变了以往申请临时救助周期长、程序多、手续复杂的情形,优化了审核确认程序,将进一步便捷临时遇困群众救助申请,提升救助实效。
同时,全省救助管理机构已储备棉衣、棉被1万套,方便食品3000余箱,米面油2000余件和足够的防疫物资,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中央财政下达我省的70.9亿元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近期也将下达各地,有力保障360万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
这份温暖,有厚爱之中的自立自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之路需要外界的帮助,更需要就业者的自立自强。为此,我省鼓励有就业能力的低保对象积极就业,对外出务工、返岗复工的低保对象,在计算家庭收入时按照务工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30%扣减务工成本;对符合条件的参保失业人员,及时兑现失业保险金、失业补助金等待遇;充分挖掘产业园区、就业帮扶车间、农民合作社以及批发零售、养老托幼等行业领域就业潜力,鼓励用人单位吸纳脱贫人口在当地稳岗就业或“家门口”就地就近就业等。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实施一系列的就业政策,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支持,助力他们尽快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保障低收入家庭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这份温暖,有社会各界的积极行动。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11月26日,省慈善联合总会向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捐赠资金50万元,受益群众3876人;这段时间,河南万邦、商丘农批、信阳裕农、周口黄淮等重点农批农贸市场发动车辆,采购销售滞销蔬菜1306吨,累计采购9108吨;郑东新区中小企业应急转贷周转资金紧急帮助佛瑞德(郑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获得500万元过桥资金……
冷暖念民生,枝叶总关情。一张爱的网络已在我省织就,奔跑在路上的真情,暖着你,暖着我,暖着他和她。
编辑:陈梦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