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河南借助数字化技术,持续推进甲骨文物保护、传承,使古老文字焕发新机。
大象新闻记者 孔繁莉:在文字博物馆里,这一款互动式体验式的游戏呢,可以让大家很快地拼出一块甲骨,并且得知它上面的完整信息,从而了解这片甲骨当年背后的一段历史故事。这款了不起的甲骨文微信小程序,则能让人随时学习甲骨文、参加挑战赛、360度全景观察甲骨片和它上面的裂痕。
新技术,融入新创意。枯燥的甲骨文在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研发团队的手中,变得妙趣横生。
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刘永革:我们已经把了不起的小程序,延伸到了小学的课堂上。就是老师会在PPT里面插入我们的小程序的动画、视频,让中小学生也能看到有趣的甲骨文。
这家坐落在安阳师范学院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要的工作其实是通过研发人工智能新技术助力甲骨文的研究、保护与传承。记者来到这里时,计算机正代替人工进行甲骨碎片的智能拼合。
甲骨文实验室字形识别与分析研究室主任 博士 张展:这个是程序在做甲骨碎片边缘的匹配拼接,看一下,它的位置在移动,它的距离也在变化。
记者:它是边缘有相似度的甲骨找出来,然后对接在一起?
张展:对,大概两分钟就可以找到。它给我们筛选了几种可能性,大概从1500片左右,筛选出300多片。
计算机筛选后,张展博士对拼出的骨片进行第二步验证,根据颜色、甲骨文的书写方式,内容等,从300多片里面选择出最匹配的。
甲骨文实验室字形识别与分析研究室主任 博士 张展:大概都会在前十个或前五十个范围之内,就可以找到一组匹配的。
利用人工智能图像技术,实验室研发的这款甲骨文自动缀合系统,已经成功缀合了44组甲骨碎片,数量在全国排第一位,许多历史片段得以重见天日。
甲骨文实验室字形识别与分析研究室主任 博士 张展:在殷墟出土的甲骨大概有16万碎片,它记载了大量的商朝的信息,用手去拼接去对,工作量太大,我们(这个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它的拼接的一个效率。
包含缀合技术在内,眼下,甲骨三维立体录入,甲骨文智能识别等一系列数字化新技术的应用,突破了甲骨文研究中许多人工无法解决的各类难题。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实验室历时八年于2019年推出的世界第一款免费甲骨文大数据平台“殷契文渊”。这一平台收录了全球最齐全、最权威的甲骨文著录库、文献库、字形库,为一步步进行甲骨文物研究和保护赋能。
这是一款由李邦博士刚研发成功的“以字搜图”技术,随意输入一个甲骨文,就可以很快从143万个字形中找到这个字的全部写法和最原始的所有甲骨拓片,破解了甲骨文智能检索识别的难题。这项技术未来将用在殷契文渊上。
甲骨文实验室大数据分析研究室主任 博士 李邦:这个字形的这个智能检索算法,未来还会脱离甲骨文的范畴去跨时代地去匹配其他时期的字形,帮助专家去梳理文字演变的脉络。
当前已经出土的甲骨分布在全世界十六个国家。下一步,实验室还将加快实施全球甲骨数字化回归计划,在科技的加持下,更好地守护传承甲骨文,推动甲骨文研究不断地揭开中华文明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