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南、四川等地省委网信办主办,五省省级重点新闻网站和融媒体中心共同参与的“稻花香里说丰年”网上主题宣传于9月23日正式启动。
大河网作为此次联动活动的参与者,从即日起陆续推出《稻花香里说丰年·中原“丰”味》系列融媒报道,一起来看河南稻田的金色画卷。
大河网讯 “喜看稻菽千重浪。”9月23日,秋分,也是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文明在中华文明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说到河南的粮食作物,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小麦、玉米。其实,水稻也占有一席之地。
眼下,中原大地上稻谷飘香,洒满了喜悦和期望。
播种“绿色农田”——
让传统水稻种植提质增效
每逢秋天,“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古诗词的优美意境就成了新乡市获嘉县冯庄镇的现实场景。站在田边放眼望去,连片的水稻长势喜人,稻穗沉甸甸的,被压弯了腰的稻秆随着微风摇曳,空气中弥漫着阵阵“丰”味。
职小康种植管理的稻田
“他踏实,办事下劲儿,我们都愿意跟着他一起干。”提起获嘉县冯庄镇屯街村的职小康,村民们都很佩服他。2016年,原从事玉米粮食加工的职小康把目光瞄准了绿色水稻的种植和推广上,他说:“冯庄镇历史上是中原大米之乡,面积大,便于集约型种植,加之黄河水灌溉这一先天有利条件,有深厚的种稻基础。而且,这里科技特派员多呀,有利于新技术、新种子的推广。”
“绿色有机,是我的初心,也是7年来始终如一的坚持。”职小康告诉记者,他用发酵的鹌鹑肥、沼液、绿肥等有机肥代替化肥、农药,还加大中草药、中成药的使用量,把中医药传统的治病方法用在水稻的种植上,以预防为主、治病为辅强健植体。
职小康坦言,希望更多人种上绿色有机的水稻,“我想努力兼顾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既打造河南好粮油品牌建设,也带动周边农户挣钱增收。”在不断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职小康成立了获嘉县渠黄种植服务专业合作社。
“要想让农户成为合作社的成员,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关键是要让他们看到希望。”职小康告诉记者,节支增收,这是唯一能说服乡亲们的理由。多年来,职小康带着合作社加强农业科学技术培训,实现了水稻育苗、插秧、管理、采收的全过程机械化作业,以科技力量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大大节约了时间和人工成本。
目前,已有五十多家农户成了获嘉县渠黄种植服务专业合作社的成员。
“预计亩产在1000斤左右。由于全程绿色有机、机械化作业,今年的水稻品质好,丰收在望。”职小康说。
根植“种子芯片”——
助力南“籼”北“粳”竞中原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随着田管科技增收技术的成熟,“种子芯片”增产优势明显,职小康的绿色农田就使用了名为“粒粒香”的水稻品种。
“‘粒粒香’米质优、有香味、还能抗病虫害。”作为技术型种植户,职小康深知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只要选准了种子“芯片”,就选准了农民增收致富的发展方向。
其实,包括“粒粒香”在内的“新香粳1号”、“新稻89”、“新科稻31”、“黄金晴”等许多人耳熟能详的优良食味大米都来自同一个研发场所——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新乡市农科院”)。
由新乡市农科院研发的“新香粳1号”
选育新品种、攻关新技术、服务地方特色产业......记者从新乡市农科院了解到,新乡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北临太行、南临黄河,在大山大河之间处在南北分界的过渡带上。若北方的物种想要南下推广,南下的物种想要北上去繁育,则需要在新乡周边区域种植三五年的时间,观察作物的性状,待作物稳定之后,再向南向北扩大种植。这也是新乡这一北方城市能种出优质水稻的原因之一。
眼下,新乡市农科院水稻所的科技特派员正在新乡市原阳县官厂镇柳园村美达农牧业专业合作社里调研指导。原阳县的“黄金晴”大米是河南最早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并出口创汇的原粮,素有“中国第一米”之称。
从过去单一的水稻种植发展为现在的“稻—蛙”共作生态种养模式,“种子芯片”不仅提升了稻米产品的附加值,还帮助农户实现了以稻养蛙、以蛙护稻这“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绿色循环。
位于新乡市平原示范区的稻田
“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美好图景不止在新乡市的获嘉县、原阳县,截至9月22日17时,南“籼”北“粳”的河南“水稻地图”已收获351万亩。
盛满“中国饭碗”——
人才攻关种源“卡脖子”技术
要想推广好的“芯片”,首先要育种。
自20世纪80年代河南开展水稻品种审定工作以来,选育或引进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共有100多个,自育品种占2/3以上。1995年,河南省第一个国审粳稻品种——“豫粳6号”育成了。
“水稻育种漫长枯燥,整地、划区、施肥等几十个环节贯穿整个科研过程,单插秧一项工作就需要20多天,既是一项脑力活,更是一项体力活。”参与“豫粳6号”研发的王书玉如今已经成了新乡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长。
王书玉进行水稻调研
从1985年至今,王书玉已从事科研工作38年,所有的坚守只为一粒“种”。他带领团队先后育成“新稻18号”“新稻22”“新粳优1号”等优质品种,其中,“新稻18号”填补了我省自育超级稻品种的空白,是目前我国黄淮稻区主导品种,河南省粳稻良种区域试验的对照品种。王书玉还走遍了沿黄稻区的乡村,了解各农区生产现状,总结农民丰产经验,并将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到了农民家中和田间地头。他的手机里存有700多个号码,其中400多个都是农民的。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给他打电话咨询问题,他都会耐心解答。2021时,王书玉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王书玉的微信名是“五谷丰登”,这既是对农民的祝福,也是他努力的目标。他向记者说起了最开心的两件事情:“一是‘我’成了农民——能够天天待在地里、辛勤耕种和收获;二是把更多的农民都变成了‘我’——帮助他们学会了科学种田、发展高效农业。”
“农业要做得好,种业是关键。而育种最需要匠人精神!”王书玉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一粒种子关系着中国人的饭碗安全,“培育优良品种,富裕千万农民是我一辈子的坚持与责任。”
育种要创新,人才则是核心。王书玉正是中原大地上稻田守望者的一个生动缩影。为了让农民吃饱、让土地生金、让粮仓丰盈,一身泥土味、两袖稻花香的科技人才们见证着嫩绿与金黄在稻田里交替,全力向着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让田野里装上种子“芯片”,让中国饭碗盛满更多河南粮,河南正全力以赴。(董蕾)
编辑:孙振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