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焦作

扫码下载
【云上焦作】手机APP

微信

扫一扫关注
焦作广播电视台官微

官方微博

手机扫码看微博

抖音

有趣、有爱、正能量...

手机版

随时随地看新闻

互联网举报平台

从眉而来,魂归郏县 北宋文豪三苏为何心安吾乡?

时间:2023-11-21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这两日,一则#四川眉山公布重大考古发现##官方确认苏东坡家族墓地#的消息火遍全网,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眉山市文物局共同披露重大考古发现确认,“苏坟园”中的大苏坟园为苏轼孙子苏符墓葬,小苏坟园为苏轼曾孙、苏符之子苏山的墓葬。

生于眉山,葬于郏县。提起三苏墓,很多网友都情不自禁想起河南,平顶山市郏县茨芭镇苏坟村东南隅的三苏坟,是北宋大文学家苏洵、苏轼和苏辙的墓冢。

相隔一千余公里,故园与墓园,生与死,眉山三苏祠与郏县三苏坟,一南一北,遥相呼应,寻苏文化辐射大半个中国。

苏坟夜雨、思乡古柏。苏氏父子的文化造诣,穿越时间长廊,愈发醇香,吸引历代先贤达人,仰之慕之,众多文人雅士前往拜之谒之,歌之咏之。

通过诗词,他们活在后人的念想里,通过歌赋,他们的文化生命延绵不断。

49通祭文、诗词、碑刻:是后世“爱”的纪念

三苏坟,面汝水,背嵩阳,山川秀丽,风景宜人。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七月,苏轼卒于常州,次年葬此。苏辙卒于许昌,亦葬此,伴兄长眠,称“二苏坟”。

二苏之父苏洵此前已葬于四川眉州故里。200多年后,元朝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冬,郏县县尹杨允到苏坟拜谒,感“两公之学实出其父老泉先生教也”,遂置苏洵衣冠冢于两公墓地之间。自此,“二苏坟”成“三苏坟”。

900多年来,苏坟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景仰,留有许多珍贵的诗文碑刻。祠、墓院内外现存祭文、诗词碑刻49通,不少都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学、艺术价值。

陵园大门上“三蘇園”三字古朴端庄,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千古风流”几个大字,笔力遒劲,大气高雅,彰显了陵园主人的尊贵,以及至高的雅评和中肯的认可。

走近正门,举目仰望,门前的三副对联引人驻足,发人深省。

“不须把酒问青天,魂归中顶山,父子三人同醉月;何必挥毫游赤壁,笔蘸汝河水,文章百代恰逢源”。

这副长联,巧妙嵌进苏轼诗文名篇,突出了父子三人的文学成就和地位。

除正门外,左右两个侧门也各有一副对联:

“一门三学士如天如日如月;四海五大家无左无右无前”。

“凭胸中万卷、笔底千言,畅写诗文词赋;赏汝水春风、眉山秋月,笑谈荣辱浮沉”。

这两副对联,有对他们宦海浮沉曲折人生的感慨,更是对“三苏”的高度褒赞和由衷肯定。

思乡柏:兄弟遥望家乡,念念不忘

近年来,“三苏坟”被逐渐扩大,已成为占地几百亩的“三苏园”。不仅有三苏坟、苏辙次子苏适(字仲南)夫妇墓和苏辙长子苏迟夫人梁氏墓,还有三苏祠、三苏纪念馆、东坡碑林、苏轼中年布衣塑像、东坡湖等。

一代文章三父子,千秋俎豆两峨眉,道出了后人对三苏千秋不减的崇敬。

入远门进去迎面可见一个高大的青石牌坊,楣端刻的是明代郏县学者、官任浙江右布政史的王尚絅所题的“青山玉瘗”四字。“瘗”字有“掩埋、埋葬”的意思。而且这个“瘗”由病字旁、郏字左半边,下面一个土字,郏县人赋予了它一个特别的解释:苏轼因病去世后葬在了郏县这片土地上。

走进三苏墓,正中是苏洵衣冠冢,左手边为苏轼墓,右手边为苏辙墓。三座坟冢由东北向西南一字排开……

墓冢朴素静谧,园内遍植柏树,凌冬不凋,陪伴着长眠地下的二苏父子。

郏县多西北风,柏树顺风应向东南倾斜,但三苏坟院所有柏树树干均向西南方向倾斜。当地人将此现象与三苏故里四川眉山位于河南郏县之西南方向联系起来,进而体悟苏轼苏辙兄弟遥望家乡的心境,称之“思乡柏”。

苏坟夜雨:郏县一大胜景 

夜雨对床:兄弟的生死之约

相信不少读者都听过“苏坟夜雨”这个词。

早在清代顺治年间,郏县县令张笃行拜谒三苏,夜深人静时,忽听门外雨声大作,开门观看雨景。

他十分意外的是,屋外不但没有下雨,反而月明如昼,实际上,雨声是柏树树叶的声音。对此苏坟奇观,张笃行遂写词留念:“风声瑟瑟雨声哗哗,风大不鼓衣,雨大而不湿襟”。

后人屡试屡验,逐渐称之为“苏坟夜雨”,该场景还被列为郏县一大胜景,为文人墨客所常咏。

示子由、答子由、怀子由、寄子由、别子由……在苏轼的不朽名篇里,他和苏辙经常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交流内心的所思所想。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

乌台诗案时,苏轼在开封身陷囹圄,以为大限将临,给弟弟写了绝命诗,诗中的“夜雨”是二人“早日退休”的约定。

二人早年受“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两句诗启发,约定以后完成人生使命后不贪恋功名,早日退隐,享受闲居之乐,对床而眠,共听潇潇夜雨。

之后兄弟俩宦海沉浮,聚少离多,但两人对“夜雨对床”之约笃定于心。在长达40多年的岁月中,“夜雨对床”成为二人诗词中的高频词,制造了一个绝美的意境。

比如“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比如“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比如“昔时宦游,诵韦氏诗‘夜雨对床’,后勿有违”。

虽然生前未能实现“夜雨对床”之梦,但死后兄弟同归一处,聊可欣慰。苏坟的柏树林,犹如夜雨沙沙,也算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夜雨对床”吧。

此心安处是吾乡:“二苏”为何葬郏?几种说法莫衷一是

1969年,当地村民耕作时发现三苏坟东南侧的苏适夫妇墓。其中墓志中记载“宣和五年(1123年)十月晦日合葬于汝州郏城上瑞里先茔东南巽隅”,证明郏县是苏轼、苏辙真墓所在地,目前为学界乃至社会所普遍认同,已是不刊之论。

原籍四川眉山,江南常州去世,为何葬于嵩山之下?谈及苏轼,不少人都有此疑问,学界有几种看法被公众流传较多。

有一种说法是,苏轼没有选择归葬家乡,主因是“路途遥远”。苏轼晚年被流放到儋州,遇赦北归,客死常州。如果扶梓西归需穿越秦岭蜀道,并非易事。

另外一种经常出现的说法是,按北宋官场习惯,凡在朝廷任过高品级职位的大臣,须在京师开封周边五百里以内选择葬地。持该种说法者举例,祖籍江西、生在四川的北宋名臣、大文豪欧阳修就葬在河南新郑。范仲淹祖籍邠州,后迁居江苏,病逝于江苏徐州,葬于河南伊川等。

关于苏轼与郏县的关系,目前不少资料都提到这么一个场景:苏轼生前曾从郏县或者附近经过,赞美这里的山似家乡峨眉山,为之命名“小峨眉”,于是嘱其弟在他死后将之葬于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