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说到进补,自古就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说法。小寒节气正处于“三九”天,可以说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天气转寒的时候,除了发热、咽痛等呼吸道疾病好发之外,胃痛、胃痞、泛酸等脾胃病也是寒冷天气的好发病。
刚上班没多久的小范就经常胃不舒服,不想吃早饭,吃点甜食还总是感觉泛酸。1月4日,记者就小范最近的症状采访到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仲景学院)讲师、中医学博士赵迪克,请他为大家解答如何在小寒节气打好保“胃”战。
小寒不寒 要因人施膳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寒为阴邪,容易伤及阳气,寒性凝滞、收引,影响脾胃气机,气机不畅,就容易产生胀满的症状,不通则痛,所以胃胀胃痛在寒冷季节比较多见。”赵迪克告诉记者,特别是在寒冷季节外感之后,很多退热药、感冒药使用不当,尤其使用过量时容易伤胃,胃肠道功能受到影响或者没有完全恢复的时候,饮食不慎,就容易诱发胃病。
据了解,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如今各种药膳火锅成了百姓消寒壮热的美味佳肴。
赵迪克表示,现在许多人开始注重平时养生,却忽略了合理进补的问题,特别是青年人,自恃体强而暴饮暴食,饥饱寒热无度,最终引来无穷后患。
唐代名医孙思邈曾指出,“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说明饮食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赵迪克告诉记者,数九寒天适当进补无可非议,但进补当中不可无章无法,应本着“因人施膳”的原则了解饮食宜忌的含义。
元代《饮食须知》强调,“饮食,以养生,而不知物性有相宜相忌,纵然杂进,轻则五内不和,重则立兴祸患”。赵迪克提醒大家在进补时不要被 “五味之所伤”,青年人更应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进补。
小寒吃三宝 赛过神仙老
说到进补,自古就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说法。赵迪克解释,人们在经过了春、夏、秋近一年的消耗,脏腑的阴阳气血会有所偏衰,合理进补既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侵袭,又能使来年少生疾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养生目的。在冬令进补时应食补、药补相结合,以温补为宜。
那要吃什么来温补呢?老人们常说“小寒吃三宝,赛过神仙老”,那么,这里的“三宝”究竟是指什么呢?赵迪克表示,在这寒冷的季节,人们追求的不仅是口感的美味,更是对身体的呵护。这个时候可以吃一些糯米、羊肉以及山药来进补养生,糯米营养价值高,羊肉有温补的作用,山药可以补养脾肺肾。
赵迪克补充道,因为小寒时节天气寒冷,所以吃一些温补的食物有温养阳气、抵御外寒的作用,对于虚寒体质的人群尤其适用。不过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生活环境和古人也有不同,所以温补也要适当,尤其是脾胃运化功能不好或者经常容易上火身热烦躁的人群就要更加注意,可以在食用糯米时用猪油或椰子油进行炒制,微微发黄即可,这样做出来的饭更加容易消化。
“脾胃虚寒之人,常表现为胃泛痛,食后加重,喜暖喜按,体倦乏力,纳差,便溏,舌淡苔薄白。”赵迪克告诉记者,这类人群平时饮食宜温,忌食生冷瓜果、辛辣食物,饮前胃痛可在饥饿时稍进糕点,以缓解疼痛。此时可以煮些山药羊肉粥,达到温中散寒、健脾和胃的作用,具体操作可以用羊肉25g,鲜山药200g,粳米250g,加水适量煮粥食之。
小寒腊八粥 益气又养胃
在民间,小寒时节素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其实,这是古人针对小寒时节人们滋补过多而吃些粥品,以养脾胃的措施,这不枉为小寒时节的保胃方略。《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上述食物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我国古人称“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认为吃粥可以延年益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说粥能“益气、生津、养脾胃、治虚寒”。
“平时我们也可以熬点粥吃。糯米具有补脾胃、益肺气的功效。寒冬时熬点糯米粥也是养脾胃的好方法。但糯米黏滞,不易消化,吃多了很可能会引起胸腹胀满,尤其是老人、儿童不宜多吃。”赵迪克提醒大家,脾胃较弱的人群在吃腊八粥时可以将豆类尽量做得软烂一些,将糯米换成大米也是不错的选择。
对于脾胃不好、经常泛酸的人群,平时吃饭要“精挑细选”,少吃生冷辛辣的食物。冬天天气本身就比较寒冷,而一些生冷食物的寒性就更大了。尤其是喝冰啤酒,很容易让寒气在体内形成湿邪,从而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火锅、烤羊肉串这些食物虽是热的,却也可损伤脾胃。因为这些辛辣的食物“火气”太大,易耗伤胃阴。(赵檬 董蕾 实习生 范弘烨)
编辑:张龙(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