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在考古现场,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很年轻,却每天与人类社会最古老的事物打着交道;他们拥抱科技与时尚,却心甘情愿舍城市之繁华而取山野之寂寥;他们面对的是残垣断壁、砖石瓦砾,却能从中解读出无穷的奥妙。
“我们要做的就是,‘对话’古老人类,解读古代社会,给现代人讲好古代文明的故事。”提起考古,青年考古工作者、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助理馆员杨猛如是说。
“第一次从书里看到大河村,就被吸引住了”
彩陶双连壶、史前“三室一厅”、“星空下的村落”……说起大河村遗址的代表性发现,杨猛如数家珍。
大河村遗址,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连霍高速与中州大道交叉口东南部,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杨猛毕业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工地。
“此番对大河村遗址的发掘是从2018年开始的。发掘前,我们对遗址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勘探。”杨猛说,通过这次勘探,确定了遗址面积,还在遗址外围发现了一道环壕。
他专门介绍了一个特别重要的发现:在遗址中西部有一道平面近长方形的夯土墙体,其建筑方式为夯土和土坯并用,“这在当时的中原地区是比较罕见的”。
如今,大河村遗址被纳入“考古中国·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前不久,杨猛和同事参加了该项目的结项报告。“对于研究中原地区的文明化进程来说,大河村遗址是一个非常关键且重要的遗址。”他说。
“考古就像揭秘,需要我们不停地思考”
“说实话,我当初报考的并不是考古专业。”杨猛坦言,自己与考古的结缘是在大学期间,入学时被调剂到博物馆专业,经历了迷茫和探索,最终对考古“日久生情”。
大一的考古专业课让他“渐入佳境”,从大二开始,日常阅读已经以考古为主了。“随着接触越来越多,渐渐发现考古这个专业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杨猛说。
参加工作以后,和所有扎根一线的考古人一样,杨猛每天的日常就是早出晚归、风餐露宿、日晒雨淋。
“我们一般早上七点就开工,夏季有时候六点半就开始上班了。主要是为了方便工地上的民工回家。”杨猛说,工地上没有节假日,每天重复着看似相同的工作。
田野发掘是一项漫长的工作,那些让世界为之震惊的考古发现,正是在这日复一日的重复中逐渐呈现的。
“考古就像揭秘,当一个问题解决之后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不停地思考,或许这就是考古学的魅力所在吧。”杨猛说。
“多学科手段的应用,让考古成果更加全面”
“赵老师,快来看!”在采访的过程中,“眼尖”的杨猛看到掩藏在土里的动物牙齿骨骼,连忙呼唤一旁的同事。
经过用刷子不停地清理,骨骼轮廓渐渐浮现出来。
“这是仰韶晚期的地层,根据形态观察应该是牛的牙齿。一般认为,牛在龙山时代晚期才传入中国,如果是这样,就要考虑这枚牙齿是不是后期混入,或者这个地层的时代是否为仰韶晚期。具体情况有待进一步分析。”杨猛告诉记者。
杨猛说,这是考古学的重要的分支——动物考古学的研究范畴,也是他读研期间的主攻方向。“通过对骨骼的形态学研究,可以确定动物种类。此外,还会观察骨骼上的切割痕迹、烧痕和其他加工痕迹,以了解动物是如何被利用的。”他说。
考古是一项有着高度综合性的工作,在大河村遗址的发掘过程中,多学科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是多学科手段的应用,才使得考古成果更加全面。”杨猛说,通过地质学分析,他们发现在仰韶至龙山时期,大河村曾发生过至少两次地震,其中一次地震震级不小于六级。
在几千年前,地震称得上是“灭顶之灾”,甚至可能对当时人类的思想和认知造成颠覆性的影响。杨猛对记者说,或许永远无法得到真相,但考古就是要尽最大努力去逼近真相。
“期待给大家展示更加饱满生动的大河村”
2023年6月,杨猛与几位同事一起前往罗马尼亚,开展多布若瓦茨遗址的发掘工作。这也是“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下,中国在欧洲的首个考古发掘项目。
“通过这次发掘,我们发现虽然相距万里,但两个遗址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彩陶、红烧土房屋等,对我们有很大启发。”杨猛回忆说。
此后不久,在康斯坦萨举行的一场学术交流会上,杨猛作了题为《郑州大河村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的汇报,向国外学者介绍我国灿烂的仰韶文化。
“在场学者对大河村遗址表现出非常强烈的兴趣。”杨猛介绍,2023年底,几位罗马尼亚学者专程到大河村遗址参观交流,赞不绝口。
如今,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还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不久的将来,一座占地两千多亩的遗址公园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目前,整理研究工作正在持续开展中。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给大家展示一个更加饱满生动的大河村。”杨猛满怀信心地说。(李东宝/文 刘晓明/视频 胡瀚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