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焦作

扫码下载
【云上焦作】手机APP

微信

扫一扫关注
焦作广播电视台官微

官方微博

手机扫码看微博

抖音

有趣、有爱、正能量...

手机版

随时随地看新闻

互联网举报平台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回溯文明,贾湖骨笛一响就是8000年

时间:2024-08-21

来源:光明网

       光明网讯(记者 王蕾 实习生 郭津杭)提到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证据”一词无疑是最具说服力的描述。

  遇见中华文明的远古印记

  距今9000年左右,贾湖遗址出现村落和公共墓地,这里出土了中国最早的乐器骨笛,刻划在龟甲、骨器、陶器和石器上的原始文字符号,以及大量的绿松石加工饰件、象牙制品、占卜用的龟甲、较为精美的陶器和工具。这些发现无不证明贾湖先民已达到相当高的文化水平,文明开始起步。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回溯文明,贾湖骨笛一响就是8000年

贾湖遗址博物馆航拍。该馆建筑形象表达了史前聚落遗址的形制特点,各个单体“分散”却又“聚合”。贾湖遗址博物馆供图。

  8月19日“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采访团走进贾湖遗址博物馆,面对馆内丰富的场景模拟,一位记者感慨道:“在这里,我看到先民耕种、捕鱼、狩猎场景,甚至还有纺织、酿酒、音乐演奏的雏形,大受震撼,仿佛看到中华民族从9000年前一步步走到今天。而现在我们人多很来到贾湖遗址,站在先民生活过的地方追溯这段历史,我觉得这场跨越时空的相遇很有意义。”贾湖遗址作为人类文明演进的重要实证,宛如一部生动的史书,记录着先民们的生活智慧与创造力。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回溯文明,贾湖骨笛一响就是8000年

采访团在贾湖遗址博物馆内参观,图为博物馆内陈列的骨笛和龟甲。光明网记者 王蕾摄

  据讲解员康国涛介绍,贾湖遗址博物馆通过设置1个主题展和4个专题厅,全方位展现了贾湖文化的独特魅力。其中“贾湖探秘专题展”结合图文释义,深层次解密贾湖文化;“礼乐之源——贾湖文化主题陈列”则围绕远古贾湖风貌、聚落形态发展、渔猎采集、农耕畜牧、匠心造物、祭祀礼乐及墓葬葬礼等相关内容,分为六个单元展厅,勾勒出一幅九千年前贾湖先民的生活画卷,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存,让人们得以窥见中华文明起源的曙光。

  贾湖遗址“活”在乡村

  离开贾湖遗址博物馆向南约2公里,便可见到“贾湖遗址”石碑,这里正是贾湖遗址第九次考古发掘区。四十多年前,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酒、世界上最早的鼎形器等11项“世界之最”,为研究人类早期文明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证。如今,贾湖正逐步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吸引着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回溯文明,贾湖骨笛一响就是8000年

采访团走进贾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里的遗址保护展示区。光明网记者 王蕾摄

  贾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最大特色就是“村遗一体”。1975年8月,贾湖村在一场洪水中成为一片汪洋,洪水退去后村民们发现了散落在地的石斧、石铲和破碎的陶片等。经过专家比对研究,最终确认贾湖遗址是一处裴李岗文化性质的重要遗址。为了让大遗址“活起来”,河南漯河将贾湖村融入贾湖遗址保护开发的总体规划。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回溯文明,贾湖骨笛一响就是8000年

贾湖遗址保护展示区内的地层剖面展示区。光明网记者 王蕾摄

  在吸收村民意见、尊重村民权益基础上,贾湖保留了村庄原貌,并将村庄与农家打造成为贾湖博物馆的体验区。湛蓝晴空下,清水逶迤流淌,农田与错落有致的村庄交相辉映,贾湖遗址保护展示区与周围乡村环境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走进遗址保护展示区,栈道将4座古朴高大的木棚建筑串联起来,原发掘区域之上复原了地层剖面展示区、房址展示区和农业起源展示区等。游览者可通过游览灰坑类、居住类和制陶类遗迹模拟,切身感受这片土地上孕育的古老文明与历史的交汇。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回溯文明,贾湖骨笛一响就是8000年

夏日的贾湖村静谧优美,远处可见正在搭建的休闲场所。光明网记者 王蕾摄

  如今,贾湖文化已深入融入村民的生活中,农户家中化身为微型博物馆,村民们成为贾湖文化的宣讲员……依托贾湖遗址保护,正在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农民增收的多方共赢,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就业创业,守住了乡村的根和遗址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