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焦作

扫码下载
【云上焦作】手机APP

微信

扫一扫关注
焦作广播电视台官微

官方微博

手机扫码看微博

抖音

有趣、有爱、正能量...

手机版

随时随地看新闻

互联网举报平台
  • 网站首页 >
  • 今日要闻 >
  • 从生态翻译到生态家园⑤丨“筹建巴基斯坦班努科技大学生态翻译学研究院,推动生态翻译学在巴传播”

从生态翻译到生态家园⑤丨“筹建巴基斯坦班努科技大学生态翻译学研究院,推动生态翻译学在巴传播”

时间:2024-01-12

编者按:2001年,郑州大学特聘教授胡庚申首次提出生态翻译学。从生态翻译学概念的初探到生态翻译学理论的建构,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生态翻译学研究已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也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成为以河南实践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典范。作为“源地在中国、成果惠全球”的中国本土原创翻译理论,近年来,生态翻译学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国际留学生来华学习、在豫研究。他们身上又有哪些故事?河南国际传播中心、大河网联合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郑州大学生态翻译学研究院共同推出“从生态翻译到生态家园”(Hugs-Class → Global Family)系列报道,与读者一起走进国际生态翻译学“教—学—研—用”的前沿胜地,聆听他们的故事。今日推出第五期:《“筹建巴基斯坦班努科技大学生态翻译学研究院,推动生态翻译学在巴传播”》。

大河网讯  “在郑州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我希望可以在巴基斯坦班努科技大学设立‘生态翻译学研究院’,我现在已经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了。” 1月9日下午,在郑州大学生态翻译学研究院,巴基斯坦籍留学生穆罕默德·泽普汉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心愿。“目前,班努科技大学已经同意,将在条件成熟时与郑州大学合作,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泽普汉说,毕业回国后,他将继续在巴基斯坦从事生态翻译学研究,并邀请自己的导师胡庚申教授赴巴基斯坦讲学授课。

“我把生态翻译学的重要意义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向班努科技大学有关负责人作了汇报,他们立即就同意了。”泽普汉告诉记者,生态翻译学虽然已经发展了20余年,但仍属“朝阳产业”,前景可期;加之班努科技大学相关学科也有扩展需要,因此学校领导十分愿意把这一生态翻译研究的新范式引进巴基斯坦,进而推动巴基斯坦学术研究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泽普汉接受记者采访

说起巴基斯坦,记者脑海中浮现出两个字——“巴铁”,意思是巴基斯坦是中国“钢铁一样坚固牢靠的朋友”。近年来,中国和巴基斯坦携手并进,铸就了超越世纪的“铁杆”情谊,两国之间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也是泽普汉选择来中国攻读博士学位的原因之一。

“一方面,中国人民和巴基斯坦人民有着深厚的友谊,我对中国的好感与生俱来。另一方面,我在巴基斯坦已经执教13年了,身边不乏前往中国深造的同事和学生。” 个人情感加之耳濡目染,申请博士学位时,虽然可以选择去欧洲、美国,但是泽普汉毅然决定来中国河南跟随胡庚申教授学习和研究生态翻译学。

泽普汉在郑州大学生态翻译学研究院学术长廊

谈及近期所作的学术研究,泽普汉滔滔不绝。“在班努科技大学任教期间,我负责教授美国文学和英国文学。所以,我选择了《瓦尔登湖》作为研究的语料来源。也就是说,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分析《瓦尔登湖》的乌尔都语(巴基斯坦国语)译本。”

“目前,《瓦尔登湖》已有汉语、法语、意大利语等诸多译本,运用各种翻译理论分析《瓦尔登湖》译本的文章比比皆是。但我是第一个以生态翻译学理论分析乌尔都语译本的学者。” 作为巴基斯坦攻读生态翻译学博士“第一人”,说起自己的论文选题,泽普汉洋溢出自豪的笑容。

《瓦尔登湖》记录了作家大卫·亨利·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澄澈见底的湖水、郁郁葱葱的树林、淅淅沥沥的春雨……《瓦尔登湖》中有大量的自然风光描写。每每读之,就仿佛来到了瓦尔登湖畔,身临其境,闻到了大自然的芳香。” 在泽普汉看来,这本书是生态文学的代表作。

泽普汉和导师胡庚申交谈

在导师胡庚申眼中,这位巴基斯坦小伙儿的论文选题很有意义。“生态翻译学是由中国学者首创的翻译研究理论,它把生态学引入翻译研究。在生态翻译学理念和原则指导下完成的译文,会更注重生态、自然和田园,而《瓦尔登湖》又是生态学与文学创作相结合的产物,所以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瓦尔登湖》的乌尔都语译本进行分析、研究,不仅有学术价值,更有现实意义。” 在胡庚申看来,《瓦尔登湖》可以为泽普汉提供大量生态翻译学研究语料。

“在巴基斯坦工作期间,我读过《瓦尔登湖》,但学过生态翻译学后,我带着生态的、自然的、田园的理念重读这本书,发现其实可以从一种全新视角解读和诠释原著作者想要传达的意思。” 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来看《瓦尔登湖》,泽普汉对这本经典文学著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我知道,中国有句俗语,‘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意为‘There is always a way out’。现在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重新审视这句话,我觉得上面的译文不够恰当。” 与记者交流期间,泽普汉举了一个典型案例。“这句话的译文并未翻译出 ‘山’‘水’‘车’‘船’‘桥’这五个名词,所以受众读到这句话的英文译文时,无法在脑海中还原出原语想要构建的场景。”

泽普汉与同学分享学习心得

泽普汉认为,运用生态翻译学的理念翻译中国谚语、俗语,可以使译文变得更加准确。“‘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意思是‘车行驶到山前,一定有路可以通过;船行驶到桥下,也可以顺利直行通过’,所以可以翻译为‘When arriving at a mountain, the cart will find its way; when approaching a bridge, the boat will make its way’。”

泽普汉从生态翻译学角度复译的句子中有“山”、有“水”、有“车”、有“船”、有“桥”,具象事物刻画出人们面对困境时的心态,以及面对未知事物的坦然。民间谚语饱含东方智慧,译者在处理这类文本时不仅要做到达意,还要阐释中国古人的思想境界、呈现汉语的语言结构、传递中国文化底蕴。

泽普汉说,接下来,他将从《瓦尔登湖》乌尔都语译本中选取部分章节,运用生态翻译学的生态翻译方法对现有译文进行改译,从而提高现有乌尔都语译本的可读性。“阅读《瓦尔登湖》乌尔都语译本的过程中,我发现,若使用生态翻译学理论处理译文,将能更好地实现英语与乌尔都语之间的文本转换,更加准确地传达出原著的精髓。”泽普汉说。

泽普汉

自学习生态翻译学以来,泽普汉已深深地爱上了这个整体观照文本、译者群落以及翻译生态环境的翻译理论。“博士毕业后,我会将研究生态翻译学作为毕生事业,让生态翻译学在巴基斯坦‘生根发芽’,将班努科技大学的生态翻译研究院作为连接班努科技大学和郑州大学学术交流的纽带。” 泽普汉对未来充满憧憬,他说希望班努科技大学可以选派巴基斯坦学生来郑州大学交流学习,与郑州大学开展更多领域交流与合作,建立长久学术联系和友谊。(赵汉青 杨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