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历史长河中,有一些跨越千年的古乐文物,悄然穿越时光帷幕,与我们不期而遇,瞬间触动心弦,仿佛能听见远古的呼唤。中华五千年的辉煌文明,不仅镌刻在史书之上,更生动地展现在这些珍贵的文物之中。
从即日起,顶端新闻联合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联合推出“在AI中聆听古乐”系列策划,让我们一起乘坐博物馆的“时光机”与祖先的审美对话,通过历史与现代的交融,感受那份流淌在血脉中的传统文化DNA。
顶端新闻记者 黄亚芳 文 王雪玉 张嘉琦 韩新宇 视频
出土于河南漯河舞阳贾湖遗址的贾湖骨笛,不仅是中国考古发现的最早可以演奏七声音阶的乐器,更是将中国音乐文明的起源时间提前到了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前期。
当复原后的贾湖骨笛演奏现代乐曲《滚滚红尘》,再通过AI视频复原贾湖先民的生活场景,二者的结合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7月22日,顶端新闻记者采访了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宣传与学术主管袁佳音和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管乐演奏员晏文涛。
贾湖骨笛音色独特,古乐与现代音乐有机融合
据考古资料证实,贾湖骨笛是世界上最早的五声和七声音阶乐器,它的音标达到国际标准钢琴中央C调,神奇的音准让现代人也不禁赞叹。晏文涛表示,尽管骨笛本身的音阶与现代钢琴有所不同,但通过演奏者的精湛技艺,骨笛依然能够演奏出现代乐曲。
比如视频中贾湖骨笛演奏的这首经典现代乐曲《滚滚红尘》,其音色苍凉悠远,仿佛穿越了远古洪荒,带给人们无尽的遐想。这种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方式,不仅丰富了现代音乐的表现形式,也为我们了解古代音乐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窗口。
那么贾湖骨笛的复原过程有哪些步骤呢?晏文涛介绍,贾湖骨笛的复原过程复杂且精细,包括准备材料、修整吹口、计算开孔、调音修孔和打磨抛光等多个步骤。这一复原过程不仅展现了古代匠人的高超技艺,也为现代音乐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袁佳音告诉顶端新闻记者,在古乐现代传播方面,数字化网络传播平台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些平台,观众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古乐资讯,了解文物知识和乐曲复原过程背后的故事。同时,通过演奏古代乐器、改编现代歌曲旋律等方式,古乐与现代音乐实现了有机融合,激发了更多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共鸣。
以音乐为传播桥梁,在“平行时空”中感受古乐魅力
华夏古乐团通过在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演出,成功搭建起了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桥梁。
袁佳音介绍,华夏古乐团在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演出时,不仅演奏世界各地的名曲,还通过外国网站对中国音乐文物和古乐精品作品进行全方位传播,让外国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魅力。
在她看来,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方式,不仅增进了国内外观众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与认同,同时,也将中西文化的时代进行对比,让外国观众更能从平行时空中感受到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魅力。
“我们已经复原了从远古时期到唐宋时期的中原古代乐器。未来,会从时间延续和种类上进行更加的丰富。从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到民间音乐进行全方位立体的发展。同时,还要复合现代演奏的音乐性和要求。”袁佳音说。
袁佳音表示,华夏古乐一直将中原地区的古代乐器复原为己任,下一步,华夏古乐团在古乐器复原、古曲创作和文化传播等方面将继续进行深入探索。比如在古曲创作方面,正在进行专题“宋代音乐会”的创作,通过挖掘宋代宫廷文人丰富的民间音乐素材,立体展现一个丰富的宋代音乐文化世界。
来源:顶端新闻